穿越千年!天水秦州區育生巷,美食奏響古韻今風交響曲
清晨的第一縷陽光,掠過甘肅天水秦州區飛檐斗拱的輪廓,并未完全喚醒現代都市的喧囂,卻率先點亮了一條名為“育生”的古老巷弄。這里,仿佛一個被時光精心保管的匣子,一旦開啟,涌出的不僅是撲鼻的香氣,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對話,一首由歷史與煙火共同譜寫的交響曲。

腳步剛剛踏入育生巷,時間的流速便驟然不同。耳畔是若有若無的城市車馬聲,腳下卻是被無數足跡打磨得溫潤光滑的青石板路。它們凹凸不平的肌理,是歲月刻下的碑文,每一步踏上去,都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——那是古秦州駝鈴的悠揚,是絲路商旅的喧嘩,在今日與往昔的邊界線上,發出深邃的低語。

然而,彌漫在空氣中的,絕非陳腐的舊日氣息,而是熾熱、鮮活、充滿生命力的現代煙火氣。各種食物的香氣如同無形的向導,牽引著每一位訪客的感官。這一刻,穿越之感變得無比真實:身體立于當下,靈魂卻與過往撞個滿懷。

巷子不長,卻密布著許多堪稱“活化石”的老字號。它們沒有華麗的招牌,歲月的包漿是其最耀眼的勛章。記者隨著人流走進一家顧客盈門的店鋪,瞬間被溫暖的蒸汽和食物的香氣包裹。

店內的景象,如同一幅生動的民俗畫。一碗金黃油亮的杏茶被端到面前,其色澤宛如液態琥珀,散發著杏果獨有的酸甜與谷物烘焙后的醇厚。輕輕啜飲,細膩溫潤的質感滑過喉間,恍惚間,似能品味到隴上江南千百年的風物滋養。

搭配杏茶的,是地道的天水早點“黃金搭檔”。剛出爐的黃饃,外皮焦香酥脆,伴著“咔嚓”聲裂開,露出內里雪白柔軟的饃芯,樸素的麥香瞬間充盈口腔。而更具特色的豬油盒,則展現了面點技藝的精妙。其外形精致,層層疊疊的酥皮薄如蟬翼,咬開后,豬油的豐腴香氣澎湃而出,卻奇跡般地肥而不膩,只留下滿口的酥香與滿足。

視線所及,晶瑩剔透的涼粉拌著紅亮的辣油,造型粗獷、口感Q彈的呱呱散發著蕎麥的清香,還有那碗酸辣開胃的漿水面……每一種美食,都是一個故事,都在用自己獨特的“語言”,訴說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智慧與味覺傳承。
在育生巷,美食不僅是果腹之物,更是連接人與人、人與城的紐帶。店里的老師傅,一邊手下飛快地制作著豬油盒,一邊與熟客嘮著家常;鄰桌的食客,咬一口黃饃,喝一口杏茶,臉上洋溢著簡單而純粹的幸福感。他們或許是匆匆的上班族,或許是悠閑的退休長者,但在此刻,都成為了這曲市井交響樂中和諧的音符。

這里沒有高級餐廳的疏離感,有的只是撲面而來的生活熱情。人們在此駐足、品味、交談、歡笑,千年前的古巷,因這鮮活的人間煙火而青春永駐。
當午后的陽光為育生巷鍍上一層金色的光暈,記者結束了這次短暫的探訪。回望巷口,它依舊安靜地隱匿于城市一隅,仿佛一切未曾發生。但對于每一位到訪者而言,舌尖的記憶與心靈的觸動卻會長久留存。

天水育生巷,用它歷經滄桑的石板路、世代相傳的老手藝和永不熄滅的煙火氣,為奔忙于現代生活中的人們,提供了一處難得的“心靈凈土”。它告訴我們,最快的步伐不是沖刺,而是從容的傳承;最深的味道不在珍饈,而在這一碗一筷間,所承載的,穿越千年的溫情與堅守。


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