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王小蓮)在重陽節到來日,10月29日上午,當陽光照進北京市通州區京貿國際城社區的二層活動室,一場只屬于“紅馬甲”的節日悄悄啟幕。入口處的“初心墻”早已鋪就:1米長的畫布上,一棵用紅色彩筆勾勒的“愛心”靜靜佇立。隨著志愿者們陸續到來,在便簽上寫下自己最初走進志愿隊伍的那個關鍵詞——“愛心、奉獻、發光發熱、貢獻力量”等等,然后鄭重貼上,拼成社區最溫暖的底色。
工作人員隨著“光的軌跡”帶領大家回溯““1+7+N”社區治理品牌打造項目”以來的腳印:“心語新愿”——微議事、微創投帶領大家協商議事,探索基層治理微心愿;“凝心聚力”——公益服務,匯聚力量,帶領大家開展垃圾分類、文明養犬、桶前值守、地下車庫值守等秩序維護;“讓愛更暖”——志愿回饋,激發熱情給志愿者開展減壓服務、最后積分回饋,開展志愿者表彰會。數據與故事交織,讓“凝聚鄰里力量,共建有溫度的社區”這一目標不再抽象,而成為每個人身上可觸可感的日常。
最期待的“積分兌禮”環節到來了。工作人員提前將志愿者參與服務的次數累計積分,線下統計、線上公示,確保公平。當名字被逐一念出,掌聲像浪潮般此起彼伏,社區工作人員代表為積分前40名的志愿者頒發禮品,鼓勵大家持續參與社區志愿服務。
榮譽之后是“心聲時間”。朱阿姨首先站起來對各位志愿者說了一句“你們辛苦了!”馬阿姨也表示,社區居民對大家的服務非常認可,只要自己身體狀況允許,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;參與桶前值守和地下車庫值班的志愿者也表示,社區停車變得更加井然有序,垃圾分類更規范,養犬居民更文明。
活動落幕,志愿不打烊。今年京貿國際城社區的志愿服務點亮了社區環境治理、文明行為倡導和組織發展三個重要的角落,未來,社區將繼續與志愿者攜手并肩,繼續開拓新的志愿服務,滿足更多社區居民需求,讓“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”的理念在社區里生根發芽,開花結果。


